top of page

龍隊不壞​

  你我責無旁貸

 和一般陣頭文化相同,參加龍隊的孩子時常被各界畫上標籤,2012年苗栗縣政府曾發下禁令,禁止青少年參與非校內龍隊,此舉引來正反雙方論戰。

 

 有部分人士認為,活動期間真的看見很多孩子抽菸、吃檳榔、喝酒,有的甚至穿著校服,一看就知道是中學生,也有過龍隊打架鬧事的案例;加上參加龍隊的中學生,不是缺課就是上課精神不濟,參加龍隊對學生來說不是好事。

 龍隊成員常被貼上「品行不良」等標籤。

 苗栗市市長邱炳坤表示,社會不能只有責備,青少年在龍隊的脫序行為,只要責成龍隊領隊善加管理應該就能解決,下禁令更是因噎廢食,平時其他孩子在校園中打架,學校怎麼不直接關掉?

 苗栗(火旁)龍協會理事長朱毅君也認為,社會大眾不該以偏概全,舞龍其實就像打籃球一樣是項運動,打籃球偶爾也有衝突,怎麼沒人覺得打籃球不好?針對缺課問題,朱毅君說,孩子練了一個寒假,終於要比賽了,有時農曆正月初九剛好是開學平日,市公所又不能請公假,不就被迫翹課了嗎?

上圖:邱炳坤表示,社會不能只有責備,為青少年在龍隊的脫序行為下禁令是因噎廢食,平時其他孩子在校園中打架,學校怎麼不直接關掉?

​左圖:圖為苗栗(火旁)龍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朱毅君。

 針對翹課問題,苗栗市公所回應,先前曾嘗試為參加比賽的孩子發函至學校,方便學生申請公假,結果比賽結束,當天下午應該要回到學校的學生,卻跑到別處遊玩,如果孩子有什麼不測,市公所無法負責,所以未來除非師長主動求證,不然不會主動發函給校方。

 而禁令方面,記者再次向苗栗縣政府教育查證後發現,至今仍有禁止青少年參加校外龍隊的禁令,苗栗縣教育處說明,目前依然希望教師能勸退想加入地方民俗團體的學生,若真的對(火旁)龍有興趣,可以參加校內隊伍。

 

 但校園隊伍不會參與包龍等炸龍活動,龍隊校園化若能落實,包龍文化是否可能消失?對此教育處僅回應:「所以我們也不會上街抓這些小孩,還是只有柔性勸導而已。」

 

 實地走訪校園,有不少教師認為,學生參加(火旁)龍活動的問題不僅是缺課或上課精神不濟,許多青少年容易因此沾染不良嗜好。

 像是(火旁)龍活動期間常常能在街上看見抽菸、喝酒、吃檳榔、青少年,不但觀感不佳,未成年飲酒吸菸更是違法行為。

 但教師在教學端,最多只能在得知學生要參加活動時先告知家長,再柔性勸退學生;如果學生一定要參加,教師除了告訴學生一定要好好確保自己的人身安全外,無法再多做什麼。

左圖:針對翹課問題,苗栗市公所回應,未來只有師長主動要求才會行文給學校,方便學生請公假。

​右圖:即便不是最多數,青少年仍是(火旁)龍活動的重要參與者。

 雖然根據地方中學教師說法,近兩年來學生參與(火旁)龍的人數漸少,一屆頂多有5位學生會缺課或上課不夠專心。

 

 如果有教學受影響的情況發生,也是極少數,但也有教師說:「那也是檯面上觀察到的人數,私下可能不只如此」。

 

 國中時曾參加(火旁)龍的小韓(化名)透露,中學時期就是愛玩、不想上課,如果有一個機會可以跟朋友一起閒晃不上課,又可以贏得所有人的掌聲,當然會想參加。

 

 「而且跟著龍隊出去,就像校隊參加體育比賽一樣,我們看到別人舞得很帥、很霸氣,心裡就會想要贏過對方,就算有時候不小心起衝突,也會覺得打架也要打贏對方。」說到這,已出社會的小韓,臉下表情有些複雜。

 而(火旁)龍活動期間,與龍隊成員有最密切互動的龍主,理應是管理學生隊員品格行為最關鍵的角色,在深入採訪後,卻發現其能力依然有限。

 

 不少龍主表示,許多青少年成員在參加龍隊前就已經有不良嗜好,除了舞龍期間更嚴加控管,隊員離開龍隊後的行為,龍主無法插手。

 參與(火旁)龍能與同儕一起在眾人面前展現努力成果,贏得掌聲又獲得成就感,因此不少青少年會想投入其中。採訪過程中,也有位教師認為,教育體制死板無趣,也難怪學生要到教室外尋找成就感。

 嘉盛龍隊龍主劉晉瑜認為,青少年的不良嗜好,多半還是受同儕影響,其實龍主也管不了那麼多。

 

 對於過去外界所指的「龍隊打架鬧事」,就跟籃球比賽有時會有摩擦衝突是一樣的道理,有時候就是看到自己夥伴被欺負,怎麼可能不討回來?

 

 近年來大家都比較收斂冷靜,參加的成員也比較單純,幾乎是沒有衝突再發生。

 

 劉晉瑜還提到,舞龍期間發生肢體衝突,還有可能是因為擲串炮的炮手刻意針對特定成員攻擊,丟擲的目標也從「炸龍身」變成「掃龍腿」,(火旁)龍頓時失去「炸龍」的意義,反而成為一種惡作劇,遇到這樣的情況,也常會引發衝突。

 龍隊與炮手的攻防常令觀者血脈賁張,但也常擦槍走火。

 韜略龍隊於2017年第19屆(火旁)龍活動期間,曾差點與包龍店家發生衝突,但及時的自律行為,和當晚對大眾的公開道歉,受到地方民眾讚賞,認為「龍隊不一樣了」。

 其實,過去龍隊成員多數咬著紅唇、吞雲吐霧等不佳的形象,不只教師看在眼裡,地方民眾也深有所感。

 據文化工作者指出,龍隊秩序管理不當的原因可能出在龍隊組成方式參差不齊,由企業或社會團體所組的龍隊,其成員多是臨時組成;若是傳統庄頭出來的龍隊,這些老班底經過時間磨合,一些約定俗成的規矩就相對容易傳承下去。

 

 採訪過程中,一位不願具名的教育工作者進一步提到,孩子在就學前受父母影響,小學時期受師長影響,進入中學時期受同儕影響,後來又會受社會影響。

 對於(火旁)龍隊的標籤與品行,其實社會大眾每一個人都責無旁貸,無論是家庭教育、校園教育、社會教育,每個人都必須努力為這項文化建立理想的形象與定義,若只是將責任推究在(火旁)龍文化的某個角色身上,受罪的還是年輕一輩,就更不用說什麼傳承了。

 

 近年(火旁)龍龍隊較勁鬥毆的情形比起以往,確實有大幅改善,2017年第19屆(火旁)龍活動期間並沒有傳出衝突事件,即便是冠軍隊伍「韜略」龍隊在店家包龍過程中,疑似與店家發生摩擦,但衝突未起,起衝突的龍隊成員就被龍主帶走,事後還特別在社群網路上公開道歉,此舉受眾人讚賞。

 可以確定的是,雖然(火旁)龍是一年一度、為期不到半個月的民俗慶典,真正受影響的孩子也許只佔少數,但如何矯正部份青少年品行,撕掉他們身上的不良標籤,同時保障他們合理參與民俗文化活動的權利,的確是社會大眾值得深思的問題。

bottom of page